2021-07-23 14:15:0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唐山市召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唐山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孙敬兰) 7月22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周雁军就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行发布。发布会实录如下: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唐山视察,在唐山首次提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近五年来,唐山市牢记总书记嘱托,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探索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立足于“防”,健全全市应急预案体系。机构改革以来组织修订完成市本级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36件;指导县(市、区)修订完成各类应急预案380余件。每年组织应急演练大练兵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组织开展大小各类应急演练活动11430次,参演人数31.35万人,全面集中地检验了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是在“救”字做文章,不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除市、县两级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外,唐山市建立森林灭火专业救援、抗洪抢险专业救援、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企业专职消防、地震与地质灾害专业救援等5类应急救援队伍94支,总计3318人。此外,还有武警、登记注册民兵、基层防汛队伍等救援力量约3.4万人。

三是扎实推进重大防灾减灾救灾工程建设。累计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70处,面积约711.9万平方米,可安置144.1万人紧急避险;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1个。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技能。积极开展灾害信息员培训工作,提高基层灾害信息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四是积极探索,三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第一,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制定出台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17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着眼顶层设计,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唐山市率先制定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事权划分,实现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的顶层设计。第二,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成立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强化组织领导和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组织指挥程序,使组织更高效,指挥更顺畅,协调更到位。同时,成员单位由43家增加到47家。第三,制定全国首部防灾减灾救灾综合立法。在学习外地市先进做法基础上,制定了《唐山市防灾减灾救灾条例》(简称《条例》)。《条例》于2021年3月31日,经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作为全国首部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性立法,重点体现在制度和体制创新上,进一步明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今后我市将按照国家省的部署,加快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有效提升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将进一步完善各类工作预案方案,强化实战演练,确保快速高效应对地震灾害,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推进巨灾保险试点,继续完善民生综合保险机制,逐步建立多层次灾害风险分散机制和民生保障体系。

记者提问

记者:《唐山市防灾减灾救灾条例》作为全国首部地市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立法,已经于7月1日正式施行了,请问市减灾办采取了哪些宣传及贯彻落实措施?

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荣媛媛:《条例》出台后,为确保《条例》顺利贯彻实施,以市减灾办的名义制定印发了《〈唐山市防灾减灾救灾条例〉宣贯工作方案》,对宣贯时间、宣贯任务、工作措施以及工作要求等作出了明确,并按照方案安排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人人关心、关注、支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浓厚氛围。

一是积极推动领导干部学《条例》。督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把《条例》的学习纳入领导干部学法计划,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和实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增强领导干部自然灾害综合防范意识,促进领导干部运用《条例》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利用各类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开展新闻宣传报道。目前,已通过应急管理部门户网站、《应急管理报》、唐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及新闻综合频道、《唐山劳动日报》等媒体对《条例》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等进行了广泛宣传。

三是通过大型活动开展集中宣传。积极利用“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发放法规文本、现场答疑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条例》内容。截止目前,全市已制作宣传展板110余块,通过电子显示屏等滚动播放宣传标语2600余条次,发放宣传单及《条例》单行本3000余份。

下一步,市减灾办将组织各县(市)区减灾办及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负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人员开展一次专题培训,为准确掌握《条例》内容,综合运用《条例》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继续发动各县(市)区减灾办及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督促各级各有关单位在学深学透《条例》规定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各自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完善相关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各司其职、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我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记者:应急救援队伍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在各类灾害事故的应对处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问我市是如何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截至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二级主任科员陈凯:唐山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一是持续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完善修订了《唐山市地震应急预案》等11件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唐山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14件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敦促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修订市级专项应急预案,并及时备案,确保全市各类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

二是持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重点突出能力建设,全面夯实应急救援基础。强化资源整合、力量统筹,建立健全多方参与、协同配合、共建共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保障有力有效。研究起草了《唐山市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建设方案》,投入资金339.5万元用于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其中,申请财政资金67万元采购应急救援器材装备,配备唐山军分区民兵应急营。拨付市森林消防支队半年经费272.5万元。完善开滦矿山救护队、三友救护队、金厂峪救护队三支救护队合作协议并按程序拨付经费100万元。督促救援队伍装备更新、维护和训练等工作,全面提升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目前,我市地震抢险救援任务主要由消防救援队伍、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中国安能集团唐山分公司承担,共有专职应急救援人员2100余人,装备各种应急救援器材4300件(辆)。同时,全市共有安全生产救援队伍73支、2215人;专业森林扑火队伍7支,556人;岭俊、蓝天、近海救援志愿者协会等社会救援力量6支,644人。装备各类应急救援器材6600件(辆、艘),卫健、通信、电力、水利、交通、城管等行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99支、3.4万人,装备各类应急救援器材1.7万件(辆)。应急专家队、民间专业救援队、救援志愿者队各一支、总计476人,在突发情况下能够为我市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持续加强应急救援实战化演练。制定全市性应急演练计划,细化工作方案,结合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全市50支冶金、危化、非高危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唐山市2021年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体能比武竞赛、迁西县2021年山洪灾害避险转移演练等全市性应急演练。在全市组织开展其他各类应急演练2360场,参演人员64850人次,出动应急救援装备89700台(套),投入应急演练经费1050万元,进一步检验了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切实提升了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和水平。

四是持续强化救援协调和联动。市应急管理局积极与唐山军分区、市消防救援支队、武警唐山支队、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唐山无线电管理局等单位对接,建立联动机制,与唐山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人防应急力量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与唐山军分区战备建设处联合下发了《关于民兵应急力量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通知》;与唐山军分区研讨制定了我市民兵应急通用专业装备补充计划,共享军地各类应急物资、装备器材;协调市政府办公室、唐山军分区战备建设处、武警唐山支队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完善唐山市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的通知》,努力实现在信息共享、预案编制、队伍建设、指挥调度、装备保障等方面有效对接,促进全市应急资源共享和应急力量整合,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撑。

记者:请问为什么说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大重点工程”之首?她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这次普查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

唐山市应急管理局预案和救灾物资处处长蔚超: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感谢大家对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明确要求建立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制度。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专题研究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将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作为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项重点工程”的第一项也是基础性工程,强调要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此,经李克强总理批准,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立了由国务委员王勇同志任组长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去年以来,全国各省市县也作出了相应部署推进工作。

这次普查的主要目标是:

一要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六大类22种灾害致灾信息,以及人口、经济、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等重要承灾体信息,掌握历史灾害信息,查明区域综合减灾能力。

二要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客观认识当前全国和各地区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灾害综合风险水平、综合减灾能力和区域多灾种特征,提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和防治建议。

三要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分区域、分类型的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健全风险评估与灾害防治区划等技术方法体系,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制度体系。普查成果将为我国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综合灾害风险防范、自然灾害保险等提供基础科技支撑,也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布局和功能区划、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

关于普查的重点和难点。

这次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涉及范围广,包括致灾、承灾体、减灾能力、隐患、防治等。二是参与部门多,国家层面有17个部门、全国所有省、市、县都参与普查工作。三是统筹要求高,横向部门统筹、纵向上下协调、管理与技术协调、调查与评估区划协调等环节多,工作量大。四是技术难度大,需要统一的技术体系、技术规范和软件系统平台。因此,本次普查工作的重点在“统筹”,难点也在“统筹”。

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分为普查前期准备、试点“大会战”、全国试点、全面展开等阶段,并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要求,加强普查数据和成果的应用。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市普查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各县(市、区)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了普查工作体系。市本级及全市14个县(市、区)、4个开发区(管理区)以及唐山国际旅游岛相继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组建了普查办、专职管理队伍,大多数县(市、区)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普查工作,市普查办及相关牵头部门编制了普查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并组织了普查业务培训。7月21日,唐山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乔朝英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动员部署讲话。河北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潘利岷就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进行了宣讲。会议传达了国务院、河北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介绍了全市普查工作开展、推进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滦州市政府汇报了普查试点经验。

二是普查试点充分发挥优势作用。滦州市作为全国试点,按国家进度要求完成了试点任务,形成了试点经验,得到了省普查办的高度认可并将在下步普查工作在全市全面开展发挥良好借鉴作用。

三是探索普查组织实施模式。市县普查办和主要行业部门落实专职人员,与技术支撑单位对接沟通,探索组建“行业部门+综合部门+第三方”技术团队,拟采取集中办公等形式强化普查人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形成适合本地本行业特点的普查组织实施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查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当然我们也看到,各县(市、区)普查工作进展不平衡,对普查工作重要性、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等认识,以及资金保障和技术保障等还有不到位问题。2021年是普查工作关键的一年,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精神,巩固普查试点成果,全面开展全国普查工作,汇总形成全国自然灾害风险调查数据集,为全面开展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开展普查成果应用,更好服务于唐山经济社会发展,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答卷。

就我市而言,当前主要任务,一是完成市县普查领导机构、办事机构人员调整,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职责任务,编制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二是统筹督促市县普查专项经费的落实,为普查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切实保障;三是适时开展培训调研,组织市县工作人员到优秀试点县(市、区)或者国内省内普查工作开展优秀地市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为高标准完成我市风险普工作查积累经验、开拓思路。今年年底前,我们要完成六大类灾种调查、历史灾害调查,要完成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系统和三次产业等重要承灾体调查,以及完成综合减灾能力调查,还要完成调查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汇交工作。

总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利国利民,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普查这项重大政治任务,为全面提高我国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再次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普查工作的关心支持,谢谢大家。

记者:我们知道今年的“7.28防震减灾宣传周”期间,唐山市将配合中国地震局举办“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会”,请介绍下大会的相关情况及我市开展的重点活动。

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和地质灾害防御处一级主任科员冉芃: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下面,我介绍下此次科普大会的相关情况。7月27日至28日,中国地震局将以“防震减灾 科普助力”为主题,在唐山召开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会。我市将同期举办防灾减灾救灾应用技术成果暨新唐山建设45周年成就展,集中展现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果和新唐山建设成就,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增强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展览集中宣传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成就,展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成果和相关技术装备,主要分为6个板块: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科学普及重要论述精神。详细介绍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论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论”、在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致信等系列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二是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成就,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展示唐山大地震相关情况、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成就、新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等。三是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果,充分借鉴建党百年成就展内容,从提升政府、社会和公众获得感出发,通过数字等形式增加相应内容,以奋斗历程篇、监测预报篇、震害防御篇、公共服务篇、地震科技篇、展望未来篇为主要框架,突出服务成果和实效。四是防震减灾科普互动体验专区,以认识地震、感受地震、应急避险为框架,设计展示16项体验互动设备,使公众在体验中学习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措施和正确应对地震灾害的方法。五是防震减灾成果实物案例,由地震系统16家单位组成,将以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公共服务、科技创新为主线,展示各相关领域典型产品和应用实例。六是防灾减灾救灾新技术新装备展示,由73家企业分展位参加展览,按照监测预警、风险防治、应急服务3个领域进行布局。

会议期间,还将举办地震预警新闻发布会、防震减灾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组织各省局开展防震避险“随手拍”活动、各省(市)地震系统将在科普大会期间组织公众开放日、专家讲座、应急演练等各类形式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欢迎各媒体参加,对大会进行广泛宣传报道。

编辑: 孙敬兰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