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7 15:17:5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唐山市召开科技事业发展成果展示新闻发布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55家

唐山市召开科技事业发展成果展示新闻发布会。孙敬兰 摄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孙敬兰) 7月27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外国专家局局长杨静媛就我市科技事业发展成果有关情况进行发布。发布会实录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唐山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面向”,按照“五个一”工作法,狠抓创新发展,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孵化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和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跃上新台阶,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步伐、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

一、科技创新工作成效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相继出台了《唐山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8-2020年)》《唐山市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推进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40条支持政策》《关于实施“凤凰英才”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关于深化科研项目评审、科技人才评价、科研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推进创新的文件和配套措施,全社会R&D经费投入达126.6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5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968家、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达82家、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达285家,全市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一)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26.6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十二五”末的1.13%提高到1.84%,居全省第三位。获省科技奖数量连年居全省首位。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玉田县、曹妃甸区新跃升为A类县,占全省由B类跃升为A类的25%;B类县9个,占全省的14%;C类县3个,占全省的3.5%。2020年全市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跃升获省科技厅专项奖励资金23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8%,位列全省第二位。

(二)科技型企业实现倍增发展。2020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6家,总数达到1255家,较“十二五”末增长达7倍。新认定备案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996家,总数达8968家。中车唐车公司等5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首批科技领军企业,占全省的15.6%。

(三)创新孵化载体日益完善。2020年新增省级科技研发平台32家,全市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达285家;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5家,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7家,引进北大创业等京津高质量孵化载体运营机构在我市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孵化载体档次和质量显著提升。唐山科技中心、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发挥突显。

(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推进。积极开展“百家科研院所”进唐山和科技招商活动,举办河北科技成果直通车迁安、玉田专场及古冶区人才日暨科研院所对接集中签约等各类活动278场次,成功引入135家科研院所进唐,完成市达任务指标270%。签约(落地)科技成果75项,完成市达任务指标107%。建设中药材示范基地3个,培育旭宇金坤等企业做大做强。五年来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逐年提高,2020年达到157.25亿元,吸纳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获省科技厅奖励500万元,局全省首位。

(五)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采取“重大项目+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方式,加快本土创新人才队伍培养,柔性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新培育省级创新创业团队3个,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22名;12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列入培养计划、7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通过了验收。大力支持与院士开展科研合作,为院士来唐提供优质服务。强化吸引外国高端人才,加快推进外国专家公寓建设match项目,引进各类外国专家226人次。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拔备案省级科技特派员455名,总数全省第一位,争取省级特派员工作站达62家。

(六)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印发了《唐山市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管理办法(修订)》(唐政办字〔2020〕7号),加快培养全市一流创新创业创新水平的优秀团队和人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联合市教育局、人社制发了《唐山市市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科技人才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办法(试行)》(唐科字〔2020〕15号),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权重,提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健全科技与金融融合机制,举办多场银企对接活动,累计为14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19亿元。

二、扎实做好“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十四五”期间,全市科技创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按照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突出“五个聚焦”,努力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促进科技创新实力跃上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完成科技创新各项任务目标,加快建设科技强市。

(一)聚焦补齐短板搭平台,构建创新服务载体。一是培育壮大众创孵化平台。健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1家以上高质量的众创空间。积极引进京津等先进地区的品牌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我市建立分支机构。加强对创新辅导教师专业化培训,切实提高众创空间的运营能力和水平,倾力打造国家、省级众创空间。二是加快建设科技研发平台。坚持统筹布局、分类管理,推动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各类平台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结构优化。三是大力提升区域创新平台。提升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创新能力,推动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产业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二)聚焦科技赋能搞服务,努力培育创新主体。一是加快推进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发展机制,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做强科技领军企业,促进科技型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二是加快创新联合体建设。以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建立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三是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普惠性后补助支持,鼓励企业设立研发资金。将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指标纳入对各县区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对研发投入强度增长快的县(市、区)给予资金奖励。

(三)聚焦激发活力育人才,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一是加强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坚决破除“四唯” 充分释放创新潜能,以高水平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为标杆,以核心团队成员为骨干,引领和带动我市学科建设和产业创新发展,在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承担重点工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能够代表全市一流创业创新水平的优秀人才和团队。二是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教育、卫生及乡村振兴战略等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唐考察、培训及技术指导。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唐山市外国专家公寓建设项目实施。三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落实总书记指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全面推行基层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保障农村、企业对科技需求的有效供给,发挥服务企业、对接京津等优势。

(四)聚焦整合资源促协同,大力推进成果转化。一是加大科技招商力度。持续深入开展“百家科研院所进唐山”活动,扎实推进“京津研发、唐山转化”和“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二是加快建设运营唐山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依托中国技术交易所,加快搭建集科技成果展示、企业需求发布、科技供需对接、技术交易服务、科技政策普及等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针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加强科技项目前期谋划和主动服务,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着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做优、做强。

(五)聚焦优化环境营氛围,打造良好创新生态。一是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坚持着眼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不断创优环境、完善服务。高质量编制实施好“十四五”科技规划,制定出台“一套政策管全局”的集成融合创新政策,以事争一流、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勇气,努力开拓科技工作新局面。二是开展典型示范引领。打造“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科普进农村”“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等科普活动品牌;加快科普基地建设。三是大力营造创新氛围。组织制作科技创新宣传墙、宣传栏,在全市主要出入口安装科技创新宣传牌,营造全社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浓厚创新氛围。

编辑: 孙敬兰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