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6 10:42:27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42%

唐山市“我为群众办实事”之推进城乡幼儿园全覆盖及校内课后服务成果展示新闻发布会现场。孙敬兰 摄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孙敬兰)11月25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副局长赵乾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实录如下:

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决策部署,将推进“城乡幼儿园全覆盖”和“校内课后服务全覆盖”作为切实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的重点任务,教育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持续增强。

一、抓普及普惠,促优质均衡,城乡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

一是广覆盖保基本。今年,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办好10件民生实事的要求,我市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工程,改扩建幼儿园和设立学前教育服务点49个,覆盖76个行政村;增设幼儿园1所,覆盖3个行政村;开设校车线路20条,覆盖38个行政村。全市117个地理位置偏远、适龄幼儿较少的行政村全部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惠及幼儿1458名。

二是高标准促发展。年内,新建、改扩建30所公办幼儿园作为幼儿园建设项目,被列为省民生工程和市民心工程。截至目前,30所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全部实现主体完工,建设面积2.58万平方米,增加公办幼儿学位2205个。其中29所已投入使用,真正惠及百姓。全市打造规范化、标准化农村幼儿园1004所,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功能室一应俱全。536所农村幼儿园实现一日整托,“吃饭难、午休难、盥洗难”等问题已成历史,我市学前教育迈入规范发展的快车道。

三是扩资源助提升。全市共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68所,位居全省首位,率先在全省实现“每个县(市、区)两所省示范园”的发展目标。今年我市还将新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8所(鉴于疫情发展,省验收评估暂定),城市一类园和农村示范园20所,优质幼儿园占比超过55%,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

四是强师资促成长。幼儿园教职工增加到1.87万名,师生比提高到1:11;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提高到90%以上。选派1532名城市优质园教师到农村幼儿园任职,3764名农村教师到城区园跟班学习,促进城乡师资交流学习。连续12年举办教师基本功大赛、保教能手大赛、幼儿园园长论坛等特色活动,促进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升。我市幼儿教师先后斩获全国基础教育成果奖二等奖、全国优秀游戏案例等重要奖项。

五是重教研提质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保教理念,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健全教研责任区制度,形成市级引领县区、县区带动乡镇、乡镇辐射农村的教研网络体系。511所优质园与农村薄弱幼儿园结成帮扶对子,一对一的全方位深入开展帮扶工作,构建覆盖全市城乡范围的携手共建发展体系。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131所(含小学附设园778所),在园幼儿23.3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7.4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6.42%,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走在了全省最前列。

二、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服务水平,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

一是全力实现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全覆盖。围绕“城乡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目标,春季学期1177所小学全部开展课后服务,惠及40.87万名有需求的小学生。秋季学期开学后,作为落实“双减”要求的重要举措,我市将校内课后服务范围扩大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目前课后服务已覆盖全市1358所义务教育学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57.6万名,参与率80.37%;4.92万名教职工参与到课后服务工作中,占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总数的93.74%。我市校内课后服务的全面开展,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家长不再为无法按时接孩子放学而焦虑。7月以来,我市推进课后服务工作的典型做法多次被学习强国、新华社、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国家媒体报道。9月7日和11月9日,河北日报先后两次登载我市工作经验。

二是着力提升校内课后服务水平。按照“与下班时间相衔接,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的原则,市教育局提出“5+2”模式,即每周5天工作日均提供课后服务,每天课后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确保课后服务不做表面文章。目前,我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均设置在18:00之后。

我市探索实施“分时分层实施,学生弹性离校”的人性化课后服务模式,学校根据家长的时间需求和服务内容分时段实施课后服务。第一时段,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天作业。目前,我市基本实现小学生不带书面作业回家,大多数小学生能够在学校完成当天作业;初中生能够在学校完成大部分家庭作业,学生熬夜写作业现象得到有效杜绝;第二时段,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分层次组织开设多种文体、艺术、劳动等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长可根据自己时间自愿选择接学生放学的时段,遇特殊情况,学校还可提供延时服务。

三是极力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在提供课后看护和作业指导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各学校结合地域实际和学校特色,不断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努力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和全面发展需求。目前,我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部领域,社团、兴趣小组总数超过6500个。在充分发挥好校内课后服务资源的基础上,各学校积极挖掘社会资源扩展活动种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外聘请了895名退休教师、专业人员、志愿者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地方非遗特色文化、冰雪运动、农业技能等学校难以提供的课后服务课程,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极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通过不懈努力,接学生放学难和学生放学后照管难的“三点半”问题在我市得到根本解决,教育满意度和群众获得感显著提高。据教育部在“双减”工作监测平台开展的调查问卷显示,我市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8.74%和98.85%。

课后服务是惠及民生的重要工作,市教育局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发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切实增强学校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同时,也希望社会各方发挥资源力量,为学生开拓视野、全面发展、实践锻炼提供重要平台。

【记者提问】

记者:近几年,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入园难”“入园贵”已得到有效缓解。我想问一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二胎乃至三胎政策的落地实施,城区幼儿学位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对此,市教育局有哪些规划和举措吗?

赵乾: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持续扩充公办学位,积极扶持普惠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普及率和普惠率大大提升。在城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中,我们提出“抓扩容增位,促优质普惠”的发展思路,大力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升办园水平。

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公办园扩增量。大力实施扩容增位工程,最大限度扩充公办资源,近三年来累计新增城区公办园15所,利用闲置资源改建公办园18所,扩容扩建公办园30所,增加城区公办学位8280个,入公办园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二是集体园挖潜能。将企事业单位和街道办集体园纳入统一管理,在资金投入、升级升类、教研交流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引导其承担社会责任。全市24所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中,9所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接收幼儿6400人,其中有4500多名社会幼儿选择就近入园,有效缓解了公办园入园压力。三是普惠园促规范。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组织公办示范园与普惠性民办园结成帮扶对子,定期组织交流研讨,全面提升普惠性民办园科学保教水平。普惠性民办园所数增加到456所,提供普惠性幼儿学位7.12万个,保教收费降下来,办园质量升上去,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持续增强。四是新探索求突破。积极探索优质园集团化发展,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组建19个学前教育集团,辐射带动51所幼儿园,惠及幼儿1.78万人,更多的适龄学生(幼儿)能够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学前教育。创新小区配套园回收使用模式,实行办园资产国有、教师社会聘任、自收自支运营的“新型公办园”,破解幼儿园教师编制的瓶颈难题。迁安光彩幼教集团下的3所新型公办园已顺畅运营,扩充公办学位1430个。

记者:目前,我市已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但是据了解,仍有一部分家长不选择让孩子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而是在放学后继续将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学习。请问,下一步如何提高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使课后服务更具吸引力?

赵乾今年7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双减”意见和实施方案,其中均把课后服务列为“双减”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9月27日,我市出台《唐山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其中对加强课后服务提出保证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渠道等明确要求,旨在进一步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一是解决家长上班时间无法接送的后顾之忧。保证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同时,完善弹性离校制度,分时段安排服务内容并实行弹性放学,尽力满足家长接学生放学的不同时间需求。二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课后服务时间教师既可以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又可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还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另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三是拓展课后服务资源。课后服务通过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组织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提供服务,并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让学生享受到更多优质的课后服务资源。我们相信,随着课后服务的不断深入开展,会有更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留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度过愉快、充实的课后服务时间。

编辑: 孙敬兰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