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6 14:08:29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唐山召开港口和海洋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

唐山市港口和海洋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现场。孙敬兰 摄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孙敬兰)12月15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同祯,市局口岸发展处、海洋经济处处长刘化冰出席发布会,就2021年唐山市港口和海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实录如下:

今年以来,市海航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33458”工作思路,坚决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市“两会”精神,统筹推进全面向海发展,疫情防控和创新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任务达标。

港口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目标定位,高标准编制完成《唐山港转型升级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唐山港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港口可持续发展,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谋划邮轮母港建设发展,高效推进唐山港集装箱资源整合,8月28日,唐山港口集团国际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2021年,唐山港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1亿吨,同比增长1.4%,继续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完成330万标箱,同比增长3.1%,稳居全省首位;水路货运周转量完成42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3%,位居全省第一。

港口能力能级持续提升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谋划实施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港口项目,充分发挥政策和技术优势,按照“五个一”工作机制,高效推进项目落地落实。曹妃甸港区华能煤码头6号泊位、东区5万吨级航道等工程取得初步设计文件批复;曹妃甸港区中区一港池20万吨级航道工程、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项目第一阶段配套码头等工程开工建设;京唐港区25万吨级航道工程、第四港池25万吨级航道工程等续建项目持续推进;曹妃甸港区中物通用码头、华能曹妃甸煤码头等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唐山港全年预计完成投资30.5亿元,同比增长32.6%。全省首个“水水转运”码头丰南港区通用码头实现试通航。

蓝色海洋经济蓬勃兴起

围绕“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总要求,发挥港口战略资源优势,统筹深化海洋产业布局,加快海洋强市建设步伐,大力推进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全市港口贸易额预计完成3300亿元,同比增长6.93%。口岸资质优质运行,截至目前,进口粮食66.7万吨、木材104.2万立方米、进口活牛21298头,进口汽车、摩托车560辆。海水淡化产业规模、产量均居于全国前列,全年预计完成海水淡化量3800万吨。海洋渔业方面,全市现有各型渔港码头16座,捕捞渔船1615艘,海洋捕捞产量8.28万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处,海水养殖水域102万亩,海水养殖产量22.69万吨。以三友集团为龙头的海洋化工业,新建4条主导产品链,初步构建了海洋化工循环产业体系。河北吉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正进行主工艺装置的主体施工和设备安装。唐山三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000吨硅烷偶联剂中间体项目具备试生产条件。

港口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立足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唐山港优化集装箱航线布局,持续提升链接能力。新开通唐山港-韩国平泽集装箱航线、唐山港—印尼巴哈多比航线,东南亚物流运输通道取得重要突破。现有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46条,实现日韩10个基本港和日本26个偏港的全覆盖。与天津港、上海港、广州港资源共享合作,实现唐山港通达到世界各港口。唐山现有国际班列6条,今年累计发运24列,货物2444标箱。新开通6个内陆港,全市内陆港总数达到45个,截至目前,内陆港集疏港运量32.5万车,运量2359.14万吨。

水运口岸防疫扎实开展

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文件精神,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新冠疫情动态,强化县(区)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协调解决疫情防控相关问题。截至目前,唐山港口岸累计查验国际航行船舶3600余艘次,国际航行船员6.9万余人次,接收换班下船中国籍船员3498人,进口非冷链集装箱14430标箱;开展港口一线疫情防控督导检查25次,实地检查相关县区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举措4次,下发工作提示函、工作督办函10件。唐山港保持水运口岸“零疫情”,口岸从业人员“零感染”。

平安绿色智慧港口持续推进

围绕“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的总体要求。一是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曹妃甸数字港航平台成功上线,智慧物流建设迈出坚实一步。全国首个海事人工智能系统在京唐港区上线运行,港口数字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二是加快绿色港口建设。曹妃甸、京唐港两港区智能化堆场作业系统改造全面铺开,专业化煤炭码头、矿石码头堆取料正逐步实现设备自动化作业,提升了堆场扬尘治理水平。同时,加大对大宗干散货港口企业扬尘污染防治和排查。认真落实港口错峰运输,积极推进岸电建设。三是加快平安港口建设。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底线,以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为责任,突出港口危险货物和内河水上交通安全两个工作重点。深化“双控”机制建设,强化安全生产整治。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码头及储存设施、应急储备等进行专家巡诊。唐山港集团23#-25#多用途泊位工程获评全国“平安工程”。

政务服务水平提质提效

放宽港口经营限制,严格按照《港口经营管理规定》取消港口拖轮经营条件限制,更新并简化港口经营延续申请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创新提出项目化管理思路,按照“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精准服务”的方法,对涉及许可事项的项目制定“一对一”服务方案。探索“降成本、减单证、提速度、优服务”工作模式,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无纸化办公。努力做到 “服务零距离”“在港零等待”。今年以来,港口、航运、船舶检验等各种业务按期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引航国内外各类船舶5875艘次。完成我市海洋捕捞渔船和渔业辅助船的各种检验701艘次。积极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发放乘船须知3000余份,组织开展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发放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读本2000本。

下一步,市海航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33458”工作思路不动摇,充分发挥港口核心战略资源优势,立足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全力以赴推进向海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提问】

记者:唐山港作为世界沿海第二大港,每天进出港的国际航行船舶很多,港口的疫情防控也成为了我市疫情防控的一个关键点。请简要介绍一下唐山港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

刘化冰:首先感谢您对唐山港疫情防控工作的关注。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唐山港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港口。目前,唐山港共建成生产性泊位143个,其中72个泊位实现对外开放,也就是说我们唐山港目前共有72个泊位可以靠泊国际航行船舶。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全港累计查验国际航行船舶7200余艘次,监管监护国际航行船员12万余人次,接收换班下船船员5848人,转运特殊情况入境外籍船员21人;累计查验进口冷冻品37批次,共234标箱。今年截止到11月底,唐山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36亿吨。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唐山港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大港,和世界的往来日益增加,疫情防控压力不断增大。

自疫情爆发以来,在唐山港各单位、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唐山港水运口岸疫情防控工作实现“零输入、零扩散、零感染”。我们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推进了唐山港水运口岸的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创新工作举措,缩小涉外工作面。全港外贸作业码头由15个减少到12个,泊位由72个减少到64个;港口企业登轮总人数由1890人压缩到578人,减少登轮人员2/3以上。二是强化对登轮作业人员的闭环管控。各涉外单位对登轮作业人员实行轮班作业,工作期间集中居住、封闭管理,作业周期结束后,实施7天的集中隔离和7天的居家健康检测。三是强化国际航行船舶管控。国际航行船舶靠港期间实行封闭管理,严禁人员、车辆、机械在内外贸船舶之间交叉作业。四是扎实做好国际航行船舶中国籍船员换班工作。属地防控办和驻地海关、移民边防等部门严密配合,各项工作均严格按程序执行,实现了对换班船员的全程闭环管控。五是做好重点进口货物的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对经唐山港进口的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逐箱落实核酸检测,并按规定实施预防性消毒。六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特别加强了外地来港人员排查、定期核酸检测和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

下一阶段,我们将积极协调督导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严防疫情通过港口输入我市。

记者:海洋产业一直是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请介绍一下唐山市海洋产业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化冰:2020年12月,唐山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十二个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支持政策》,海洋产业被列入了我市重点发展的“十二个重点产业”之一。

我市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海洋交通运输、海洋化工、滨海旅游和海水利用等四大优势产业,海洋盐业和海洋渔业等两大传统产业,海上风电、海洋船舶工业等新兴产业的海洋产业体系。2021年1—11月份,全市海洋产业产值1234.2亿元,增加值510亿元,海洋产业已成为唐山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现阶段我市海洋产业六个主要门类中,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化工、滨海旅游占比高,海洋渔业、海水利用、海洋盐业基础较好。今年1—11月份,唐山港货物吞吐量全年完成6.6亿吨,同比增长5.03%,居世界沿海港口第2位;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92.36万标箱,稳居全省首位。海水利用业发展迅猛,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生产规模25.22万吨/日,海水淡化能力居省内居第一位。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大型装船机、卸船机产品成功填补河北省空白,自主研发制造的2500吨/小时桥式刮板取料机是世界上首台大出力桥式刮板取料机,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十四五”目标,大胆创新、担当作为,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提高海洋产业科技含量,推动我市海洋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 孙敬兰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