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重点工作成果展示”之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成果新闻发布会。孙敬兰 摄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孙敬兰)9月30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高宏、质量发展处处长张学东、食品安全协调处处长李晓庆、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处处长尚福旺,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张全利,就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市场监督管理成果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实录如下: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市场监管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构建“行政监管+技术平台支撑+综合执法”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坚守安全底线、规范市场秩序、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效,为我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宏伟目标注入了市场监管力量。
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将“市场主体培育”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全市市场主体增数量、提质量。截至2022年9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80.58万户,相比2017年末净增32.1万户,数量增长了66.21%。深化“放管服”改革,将外资企业登记时间压缩到4小时内,外资企业数量由2017年的1063家增长到1318家。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大力帮扶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投产、转产医用防护物资,实现了检测试剂盒、防护服、医用口罩等产品“本土化生产”。为营造宽松舒适营商环境,全市系统不断丰富新型监管手段,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五年来开展“双随机”抽查1.2万次,检查市场主体20.58万户,跨部门抽查452次,做到了“无处不在”和“无事不扰”;深化信用监管,累计归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151.75万条;对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为创新创业开创良好条件。
二、市场秩序日益规范
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全覆盖,累计审查存量文件586件。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整治“保健”市场乱象、“打传规直”等行动,规范广告、合同、价格、收费、认证认可、计量等领域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081家、消费维权服务站604家。2017年以来,全市12315系统共受理消费投诉56945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7.94万元。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推动线上线下商品“同标同质”。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打击作用,全市执法系统组建以来,共查办案件12249起。2021年,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被市场监管总局评为“全国市场监管卫士”。
三、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保障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个安全”。2017年唐山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今年顺利完成国家复审。全市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由2017年的82.24%提高到84.2%。10个食品生产聚集区完成整治提升,176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了HACCP认证,全省领先。全市学校(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覆盖面不断扩展。餐饮单位“清洁厨房”达标率达到96%。食品销售者风险分级率保持在99.99%以上。全市食品抽检数量稳定在5.5批次/千人,稳居全省第一,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药品生产、药品流通、医疗器械、化妆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建成全省首个电梯应急救援处置中心平台,全市特种设备定检率保持在99.9%以上。2017年以来,市本级共抽检重点工业品、消费品、大气污染防治相关产品4841批次,合格率95.3%。全市范围实现了“禁燃区”“双代区”的散煤销售网点动态“清零”。开展打击整治黑加油站(点)专项行动,成品油质量监管不断加强。在全省率先推行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互联网+集中监管仓”模式,筑牢了冷链物防屏障。
四、战略引领持续深化
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迁安市作为全国“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是全省唯一因质量工作被表彰的区域。全市获得省政府质量奖的企业(个人)增加到21家,2017年以来,落实省、市政府质量奖奖补资金共700万元。2021年全省重点区域质量提升现场会在唐山市召开。在今年全省市场监管工作推进会议上唐山市就标准化和质量强市建设工作进行典型发言,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市三体系认证企业数量达到5100家,较2017年增加2450家,增幅达92.45%。围绕12大重点产业,主持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618项,制定发布地方标准699项,团体标准32项。累计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31个,实现了全领域覆盖,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以来,全市落实标准化各类奖补资金1725.5万元。开展了“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行动,全市1933家企业发布对标结果14274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建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平台,着力打造高端质量服务体系。
五、市场活力有效释放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创新激励作用,成立了全省首家地市级局下属的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中心、全省首家打击知识产权犯罪联合办公室和京津冀地区第一家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与司法部门加强合作,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的协同机制。深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服务,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4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1件,相比2017年增长4.82件,增幅达147%。2017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748起,调处专利侵权纠纷333起。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全市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分别达到了50、41、9件,较2017年增加了4、32、4件,全市有效商标注册量70836件,是2017年的3.5倍。2022年,唐山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遵化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市)试点县(市)。唐山市市场监管局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知识产权保护突出贡献单位”,市商标受理窗口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先进商标受理窗口”。
六、监管效能持续提升
市市场监管局自2018年底整合组建以来,依托职能优势,探索构建了“行政监管+技术平台支撑+综合执法”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监管效能实现了“1+1+1>3”的倍增效果。今年成品油质量监管工作中,统一指挥调动监管、执法、检测三方力量。配备了成品油快检车,15分钟便可出具快检报告,同时以最短时间取得了成品油实验室检测资质。抽检的覆盖面也由往年“双随机”检查2%的标准,提升到了10天实现100%全覆盖的水平,检验能力和效率实现质的飞跃。同时,组织监管、执法力量一同上阵,对全市加油站开展“清底式”全覆盖检验,力度全省首屈一指,质效开创历史记录。在“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驱动下,市场监管质效不断提升,市市场监管局先后荣获了“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多次获得省、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记者提问】
记者:近日唐山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请问下步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尚福旺:8月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的通知》,经地方申报推荐、材料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唐山市等72个城市(城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试点期自2022年7月至2025年6月。
我局现已起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方案》,明确了建设思路、重点工程、重点措施、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及部门职责分工,下步将以市政府名义印发。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5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有效注册商标量累计达到7万件等目标任务,明确了实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能力提升工程等18项重点工程,制定了建设唐山市知识产权运营(展示交易)中心、唐山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系列重点措施,作为唐山绿色转型、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加充分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创新型唐山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是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宏伟目标的必要之举,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唐山软实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记者:近年来,唐山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市市场监管局作为该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张学东:近年来,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重点区域质量提升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为突破口,大力培育质量典型,2021年12月全省重点区域质量提升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连续6年在全省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获A类等次。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我市质量强市、标准化等规划纲要,以质量强市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年度工作要点,确保有策可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二是以质量考核为抓手推行形成共建合力。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连续6年开展全市县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加强督导调度,倒逼按照时间节点做好各项工作,基层质量强县(市、区)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开展“10+X”质量提升行动。在市场监管系统内,以标准化工作为引领,通过“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技术标准创新、创建标准化试点示范等措施,加大质量基础设施助企纾困解难力度,不断推动质量强市战略走深走实。全市主持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618项,制定发布地方标准699项,团体标准32项,“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对标结果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累计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30个,数量全省领先。四是培树质量典型。培养挖掘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市14家企业获省政府质量奖组织奖,7名个人获得省政府质量奖个人奖,开展了四届市政府质量奖评选。五是广泛宣传。通过组织开展“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借力各类新闻媒体,讲好“唐山质量故事”,深入报道质量工作成果,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了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
记者:刚才发布词中提到,唐山市是全国首批15家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之一,请问创建前后唐山的食品安全有哪些变化?
李晓庆:2014年,我市被国务院食安办确定为首批15家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之一,先后经历首次创建、复审提升两个阶段,通过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高标定位、持久发力,在2017年6月获得国务院食安办授牌的基础上,今年顺利通过国家复审,并公示结束。通过创建国家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高,食品安全环境大幅改善,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不断攀升,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创建成功后,我市于2017年7月承办了全省唯一一次省政府层面的“双安双创”现场会;先后与来访的北京、珠海、中山、乌鲁木齐、长沙等20个省内外城市进行交流;我市被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院评为“2018年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2019年成功创建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也成为全国4个“双安双创”示范城市之一;食品安全工作基础得到夯实,连续7年获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A级。二是食品产业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创建成功后,中国供销集团、北京首农集团、天津食品集团等央企市企慕名而来;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中,推进滦南(北京)大健康产业园和玉田中华老字号食品基地落地。三是食品安全基础保障进一步夯实。全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机构从2017年的15家增长到257家;乡镇食用农产品监管机构由195个增加到302个。四是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日益增强。食品抽检样本检测量由每年4份/千人增至5.5份/千人;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数量达到747家,较2017年增长73.4%;食品安全案件查办数量由1130件/年增至2353件/年;全市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由82.24%逐年递增至84.2%;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知晓率由86.4%增长至89.97%。
记者:有媒体报道,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成立后,做到了一支队伍执法、一次检查多领域,能不能介绍一下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当前全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重点是什么?在保经济促民生方面有何工作举措?
张全利:2019年9月,由原工商、质监、食药监、价格、收费、盐业等执法部门统一整合,覆盖市、县两级的大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正式形成。组建后,执法工作水平大幅提升,三年来共查办市场监管领域违法案件12249件。其中,“10.11”迁安特大制售违法化妆品及医美产品案,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查获的最大的化妆品及医美产品案件,受到国家、省药监局的通报表扬。2021年,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被市场监管总局授予“市场监管卫士”集体荣誉称号。今年,全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系统以查办大案要案为龙头,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主线,强化执法检查,坚守安全底线,有力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抓案件、保安全,始终把履职尽责牢牢抓在手上。结合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统筹开展了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及打击侵权假冒、“迎新春、保冬奥”、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成品油市场专项治理、违法广告、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专项执法检查等一系列专项活动,累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45件,罚没款1290.3万元,不断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二是抓防控,护民生,始终把保价稳市作为重要职责。疫情防控期间,聚焦群众关切的价格波动,迅速反应,统一行动,以“稳物价、稳市场、保质量、保民生”为主线,加强宣传引导、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全线发力开展市场巡查,持续强化执法巡查的高频高压,累计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3起,处置相关价格舆情、投诉举报2000余次,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市民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资质量安全、价格稳定。三是抓服务,促经济,始终把助力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开展“打假保名优”活动,在全市范围内选取25家有品牌带动效应的企业,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精准了解企业需求,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及时发现假冒伪劣案件线索,推动打假治劣工作深入开展。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加大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水电气暖公用事业、商业银行、汽车检测线等领域涉企违规收费行为检查,有效促进国家降费政策落实到位,减轻企业负担。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对照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和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对《免罚清单》规定的 66 项及时改正的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
下步,全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系统将继续发挥市场监管“主力军”作用,围绕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主动出击、重拳治乱,切实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对象的执法力度,全力维护平稳有序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