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唐山+”客户端网友通过“问政唐山”平台反映,其为孩子在开平区一家练字培训机构为孩子报名了书法课,后来因孩子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不愿再继续上课,提出退费,但退费金额不合理。开平区通过“问政唐山”平台回复表示,经调解,商家同意再退200元作为诉求人手机费,调解当日已转到诉求人手机卡中。“问政唐山”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追踪采访。
12月25日,记者联系问政人得知,今年6月其为孩子在开平区一家练字培训机构报名了书法课,35节课共1500元并赠送教材。上了一段时间课以后,因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效果一般,孩子不愿继续上课。“我与工作人员商量退费,开始其说不能退费,可以尝试帮着将剩余课时转出,但过了大概2周仍没有消息。”问政人说,其又与工作人员沟通此事,其表示退费需上报总部申请,且需要扣除200元书费。又过了2周左右,问政人询问退费一事的进展,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剩余24节课,按照40元一节课退费,扣除200元教材费,并将退费通过微信转账。“我当时正在上班,没注意退费金额,回家一看转账金额只有760元,觉得不对劲。我交了1500元,上了大概三分之一的课时,才退回一半左右的钱。”问政人仔细算账后发现,按照40元一节课计算,其35节课只有1400元,与所交的1500元有100元差额,且并非是用所交的金额1500元扣除200元书费后计算的退费金额。“机构老师按照单次课时费40元、剩余24节课时计算,剩余课时的总金额为960元,再以此为基础扣除200元书费,只退回我760元。”问政人询问此事,练字机构工作人员表示按照退款政策已经多退钱了。后来,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将100元差额退回后,拉黑了问政人。
“退费政策应在我交费前就告知,这样消费者可以权衡斟酌再交费,提出退费后才告知退费政策,我认为不合理。明明是少退费了,却告诉我按照政策多退我钱了,且交费时明确表示教材是赠送的。” 问政人表示,其本来打算扣除200元教材费也认了,但沟通退费金额一事时,工作人员态度不好,因被拉黑微信,其无法联系到机构工作人员,想到一直关注着的“问政唐山”平台,便就此事提交了问政信息。
问政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与问政人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后又与商家进行调解。“跟我了解情况后大概只过了半个小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就告诉我,商家同意退回200元,但商家不愿再加微信好友,询问我是想充值话费还是过去取现金。”问政人告诉记者,当天商家就把200元钱通过话费充值的形式退回。
“感觉相关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快速响应,工作人员很负责,积极帮助调解,很感谢。”问政人说。
钱琨
【新闻回放】
【问政内容】 给孩子在开平区一家练字机构报名了书法课,1500元35节课,赠送教材。因孩子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联系书法老师退费。一开始练字机构不给退,后来通知退款后,退款的金额不对。要求按正常课时费退费。
【问政回复】 开平区通过“问政唐山”平台回复如下:经调解,商家同意再退200元作为诉求人手机费,调解当日已转到诉求人手机卡中,双方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