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 孙敬兰 摄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孙敬兰)4月29日,唐山市委宣传部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新闻发布会。唐山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黄海,介绍了唐山市2024年度在社会(司法)体制改革方面的工作亮点,以及2025年的主要改革举措。内容如下:
2024年,社会(司法)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委改革工作安排,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打造防灾减灾救灾“唐山模式”,获评全省第三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应急普法竞赛成绩全省第一,唐山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平急两用”国家试点城市。加快“人工智能+矿山”融合发展,实现危险岗位机器人作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一体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平安唐山、法治唐山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度改革工作亮点
应急管理改革成效显著,安全防线持续筑牢。一是防汛体系全面升级。构建“立体化宣贯+常态化督导+全覆盖演练”防汛机制,整改隐患274项,组织演练800余场,成功应对6轮强降雨,提前转移群众1680人,实现汛期人员零伤亡。二是救援能力显著提升。修订市县两级应急预案199件,开展各类应急演练1500余次,建成三级灾害信息员培训体系,基层应急响应能力全面强化。三是科技赋能风险防控。配备卫星电话126台,完成2481项工程抗震设防信息采集,部署地震预警终端180台,实现震情速报覆盖至乡镇,有效处置地震险情5次。四是安全生产攻坚突破。实施“1+34”治本攻坚方案,排查整治重大隐患921项,推动7847家企业建立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社会治理创新深化,法治唐山建设坚实有力。全面完成法院、检察院员额制改革,在全省率先搭建“市、县、所”三级接报案体系。以“网格+智慧平台”“网格+调处”“网格+热线”等特色模式为载体,推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及时闭环处置各类问题事件。自2024年7月1日志愿服务积分回馈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注册志愿者187万人,开展志愿服务4.3万余场次。发挥“两新”工委运行机制作用,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水平考前培训及持证社工继续教育,完成社区工作者专项招聘,推进“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备18名社区工作者”目标。
民生领域改革走深走实,民生保障殷实富足。制定深化高质量就业创业工作二十二条措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2803人。推动“一老一小”服务提质升级,建立“中央厨房+助餐点”助餐新格局。创新“医养教”融合等新型托育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服务,公办普惠托位占比80%以上。制定《唐山市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的十条措施》,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2025年主要改革举措
一是构建大安全大应急体系。锚定改革目标,强化督导落实,深化矿山智能化、防灾减灾等改革成果,确保安全生产“双下降”态势持续巩固。二是深化“社区+物业”治理机制。优化红色平台功能,推动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三是强化社会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加大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力度,完成2025年社区工作者招聘计划,健全职业发展保障机制。四是拓展新兴领域党建覆盖面。落实“五大工程”及专项行动,推动新经济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五是推进民生工程普惠共享。完善巨灾保险实施方案,实现政策性农房保险全覆盖,织密民生保障网。
2025年,社会(司法)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新时代唐山高质量发展贡献改革力量。